- Jul 22 Sat 2017 17:34
送禮推薦【tic tac toe】愛情遊戲 雙層女鍊
- Jun 29 Thu 2017 17:32
快訊/撞護欄摔落25公尺橋下 男脊椎變形送醫搶救
- Jun 13 Tue 2017 15:03
電腦斷層造影年燒健保92億,有患者一年檢查24次
電腦斷層造影年燒健保92億,有患者一年檢查24次
為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,健保署今(5)日公布最新統計,去年健保支付檢查項目,前20名共花費688億元。健保署也在上月25日推動健保雲端醫療系統,建置「重要檢驗檢查項目結果共享制度」,將會主動顯示患者6個月內曾接受過的檢查。
健保署長李伯璋受訪時表示,去年中部有一名36歲男子,因為車禍造成頭部外傷、胸痛等問題,一年內跑了7家醫院,電腦斷層造影做了共24次,花了10萬元健保費。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,去年健保支付檢查項目前5名分別為,電腦斷層造影92億元、超音波檢查90億元、磁振造影58億元、心臟酵素與血脂肪55億元、病理檢查36億元。
從成長幅度來看,從1998年至去年為止,電腦斷層造影從31億元飆升至92億元,成長幅度為196.7%;磁振造影從13億元增加至58億元,成長達346.1%;血液生化檢查則由約72億元增加到約199億元,成長176.3%。
李伯璋說明,健保署在上月25日推動雲端醫療系統,建置「重要檢驗檢查項目結果共享制度」,患者前往就醫時只需插入健保卡認證,電腦螢幕就會跳出該患者6個月內曾受過的檢查,避免重複。李伯璋也說,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,可以減少醫護過勞,也能促成醫療與健保資源更有效率的分配,營造良好醫療環境。